亚洲通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岗位流转守初心 青春铸盾护民生

来源: 海安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5-10-20 字体:[ ]

从奔波在街头巷尾的基层治安防控一线,到扎根村居社区的服务民生阵地,再到直面群众需求的出入境便民窗口,岗位虽在流转,但她“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始终未变。凭借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她在每一个岗位深耕细作,用一次次担当、一项项荣誉,让青春在守护群众的征程中熠熠生辉。从警14年来,她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4次,她就是海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范月娇。

治安一线:以青春之勇,筑平安防线

“警服在身,便只顾风雨兼程。”2011年,刚踏上治安民警岗位的范月娇,便将这句话刻进了心里。6年时光里,她褪去青涩,在处置突发警情、打击违法犯罪的一线淬炼成长,用果敢与专业,为辖区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平安屏障。

有年冬天,辖区内一处工地刚安装的电缆线被人剪断盗走,损失巨大。接警后,初出茅庐的范月娇没有丝毫迟疑,立即赶赴现场,第一时间现场取证,确定电缆被盗时间后,范月娇夜以继日地走访群众,排查调取周边监控,收集证据,为了早日破案,她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最终半个月就成功打掉一盗窃电缆团伙,涉案人员全部被抓获归案。工地负责人特地赶到派出所对范月娇道谢:“有你们守护,我们才能安心!”范月娇笑着回答:“我们是人民警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正是这份责任与担当,让她扛起了“平安守护者”的重任,在治安岗位上屡创佳绩。

社区阵地:以青春之暖,赴民生之约

如果说治安民警是“前线战士”,那社区民警便是“群众贴心人”。2017年,范月娇转岗成为社区民警,这一守便是7年。从风风火火的治安一线,到家长里短的社区阵地,她调整的是工作节奏,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温度。作为社区民警的她,带着一本“民情笔记本”,走遍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把群众的难事当成自己的急事。

辖区里的张阿姨是位独居老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范月娇便成了老人的“半个闺女”。她经常会抽时间上门,陪老人聊家常,老人记性不好,她就把老人的常用电话和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方便老人遇事第一时间能联系到自己。

为了让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特别是让年迈老人也能理解,她创新推出“家乡话宣讲”方式,在社区庙会,她站在临时搭建的戏台,用海安话跟居民唠“反诈嗑”,她还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用邻里间的真实案例讲解安全常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提升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青春的热忱,化作了居民口中“看到她就踏实”的信任,也让“群众贴心人”的称号,在社区巷陌间悄悄传开。

出入境窗口:以青春之细,传服务温情

2025年,范月娇转岗至出入境管理大队,成为一名窗口民警。从“走出去”服务,到“坐下来”接待,她深知窗口是连接群众与公安的“连心桥”,必须以更专业、更细致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温暖。从熟悉出入境政策法规、掌握业务办理流程,到学习便民服务技巧,她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钻研,很快便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

窗口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每天要接待大量前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群众,范月娇始终坚持“微笑服务、耐心解答”对待每一位群众。有一次,70多岁的王大爷独自前来办理护照,准备去国外看望孙子。老人到了办证大厅,有点手足无措,范月娇赶紧迎上去,引导老人到自助填表机填表,并轻声安抚:“大爷,别担心,我帮您!”她一边核对老人身份信息,一边耐心询问出行时间、目的地,逐项帮他填好表格,全程陪同办好所有手续,王大爷感动得连连道谢。小小的窗口,她用青春的细致与耐心,把“为民服务”的承诺,化作了群众脸上的笑容、口中的称赞。

从治安一线到社区阵地,再到出入境窗口,范月娇以青春为笔,在不同岗位上书写着同样的为民初心。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一点一滴的付出,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在每一次服务、每一次守护中落地生根。

(作者:范月娇,审核:王晶,审签:吴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