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好警纪事

特别能战斗精神是刑警必备特质

来源: 江苏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4-11-06 字体:[ ]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平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平安不平安,关键看破案。刑警始终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一个警种,法医更是其中的“传奇”岗位。

近日,“75+寻找老政法精神”主题活动寻访组与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全国百佳刑警、江苏最美警察、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贾东涛面对面交流,沉浸式感受他对法医事业的热爱、执着与专注。

三分工具七分“手艺”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更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被更多的公安机关引进,南通市公安局DNA实验室的建设却依旧走在发展前列。

三分工具七分‘手艺’,设备基本都差不多,我们为什么会优于其他同行,关键就在于对细节的追求。”贾东涛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贾东涛是南通市公安局DNA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见证人。

据他回忆,2001年实验室刚刚建成,当时,从事DNA检测的民警只有两个人,他和战友张玉红。实验室只有一台测序仪、一台扩增仪,面积不到100平方米。

当时的贾东涛只有27岁,他虽然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但DNA检测也是刚刚接触,没有经验,甚至连个别的进口检测设备都不会操作。为此,他把实验室变成自己的家,吃住都在里面。为了适应仪器的操作,他一手捧着几斤重的全英文操作说明,一手捧着英汉词典,逐字逐句地翻译、学习,最终做到了对仪器的每项性能烂熟于心,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2004年,实验室再添置一个自动化工作站。20年过去了,南通市公安局一年比一年重视,逐步加大投入科技强警,推进刑事技术现代化建设。现如今,从事DNA检测的民警有8人,实验室的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米,拥有3台高通量测序仪、20台扩增仪、30台离心机。

不论设备如何先进、技术如何发展,我们对操作的规范要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始终没有降低。”贾东涛说。

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贾东涛多次受邀参与全国各地重大疑难和有较大影响案件的勘查检验工作,至今已受理外地案件600余起、检材3000余件,参与侦破包括“白银案”“凯里爆炸案”“冷水江命案”等一批全国有影响的案件。2019年,贾东涛带领的南通公安DNA实验室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地市级单位的实验室,参与了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检验工作。

自抽鲜血做试验的法医

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刑警队长》中,卢涛数十次抽自身鲜血做试验,这个情节也真实发生在贾东涛身上。做免疫学常规血型检测需用新鲜血液,适逢深更半夜急于检测,贾东涛不待天亮,抽自己鲜血用于检验,竟然有30多次。

侦破“海安尸骸案”是他的“成名作”。2004年2月初,海安县一村民妻子失踪4年后,警方摸排出涉案嫌疑人是她丈夫,那男子向警方交代杀妻过程时坦白,将妻子遗体埋在一棵梧桐树下。警方在他指认的那棵树下挖出一堆发黑的尸骨。

命案涉罪嫌疑人抓到了,有了口供,但要证明梧桐树下挖出的尸骸就是被害女子本人,难度非常大。那堆尸骸送到北京检测,历时两个多月没有结果。案件移送检察院,却很快被退回,要求补充侦查。

陈旧尸骨检验从来都是一道横亘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难题,尸骸埋在地下时间过久,已有的测析方法和科学手段均无法有效检验。“海安尸骸”又被送回南通。

此时,30岁的贾东涛已在南通市公安局DNA实验室工作3年,在此期间,他已把实验室购入的所有进口设备的操作流程、运转机能摸得熟透。

海安尸骸”摆在贾东涛面前,他检验,失败,再检验,再失败。他上网遍寻国外案例,获得两篇重要科学参考文献,经苦苦琢磨,反复调整思路和方法,几乎到了没日没夜、废寝忘食的地步。

时隔20天,贾东涛的检验结果显示:“海安尸骸”与被害人父母血样的基因型符合亲子关系——“16个位点基因型成功扩增”……办案人员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警方得以成功移送案件。

做科研就像爬山,把一个个困难、一个个难题解决掉,这个过程你是快乐的、享受的。”贾东涛说。

被誉为“骨语神探”的贾东涛虽已走上支队领导岗位,但他对刑事科学技术的追求没有放松!这些年,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ABO基因分型、陈旧尸骨检测、混合DNA分型拆分方法、实验室自动化建设、实验室耗材消杀方法等课题研究。南通市公安局刑事科技研究所申请认可的14类检测对象30个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现场评审,标志着南通刑侦出具的鉴定文书将得到全球68个经济体的承认,大大提升了南通刑事科学技术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永不过时的背包精神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通市公安局还没有成立刑警支队,只有刑警大队。40余名刑警中,绝大部分是退伍和转业的老兵。当时,南通刑警破案有一个特色,每当发生大案要案,案件发生在哪里,所有参战刑警就吃住到哪里,整个破案工作如行军打仗,没日没夜地调查走访、排查线索、追捕犯罪嫌疑人,直到案件侦破才撤回。

有一年冬天,海门发生了一起命案。就在侦查员们分头开始走访排查的当晚,天空不仅飘起了阴冷的雨丝,还洒下了片片雪花。当时没有雨具,棉衣经雨水、雪水一淋,风吹后,就成了一件冰冷僵硬的“铠甲”,冻得他们直打哆嗦。但为了不打扰老百姓,他们就背靠背躺在柴禾堆里互相取暖。而接下来的日子里,阴雨和寒流一直未离开过他们,案件线索也像阳光一样仍然没有露头。

那一年的春节,对于所有参战的南通刑警来说,过得特别心酸也特别狼狈。因为案件一直没有头绪,回家过年的念头他们不敢多想,对父母妻儿的牵挂只能埋藏心底。而此时,在铺着稻草的地面上睡了近一个月的刑警们,每个人已多次患感冒,衣服、鞋子、被子,也都是湿湿的。在每天徒步行走几十里泥泞小路后,每个人随时都有病倒的可能。“说实话,当时的环境太苦了,路不好走,觉没法睡。可是想想那血腥残忍的一幕,自己就挺过来了。”参战的老刑警程勤这样回忆。

如今,破案条件已远超过去,但这一“行军打仗”背包式的破案方式、案子不破不撤兵的那股拼劲,却在一代代南通刑侦人中薪火相传。2005年8月25日,南通刑警迎来了“高光”时刻——国务院授予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特别能战斗刑警队”荣誉称号。

在这光荣的背后,除了南通刑警的坚守与奉献,也离不开“科技”的加持。

与以前那支主要由部队转业人员构成的刑警队伍相比,现在刑警支队的民警大多是大学本科毕业或警校科班出身,很多年轻民警更是钻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迅速成长为专家能手。这个过程,贾东涛是他们的榜样和追赶目标。

老一辈刑警求实、严谨、永不言败的工作作风,引领和激励着我不惧困难,一直前行。”贾东涛说。

今年以来,南通刑事发案数同比大幅下降42.7%,破案数同比上升15.4%,抢劫等“八类”案件全部迅速告破。这是一代代南通刑警把“特别能战斗”的基因刻进骨髓、融进血液的证明,他们以忠诚诠释担当,用行动兑现承诺,在破案路上接力前行!

(《江苏法治报》11月6日A1版,审核:李志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