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时而弯腰和摊主唠两句“防骗经”,时而接过老人手里的菜篮帮着提两步,胸前的警号在晨光里闪着温和的光。她是一名入警才两年的00后,却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承诺,绣进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她就是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十总派出所社区民警陆颖凡。
耐心织密和谐网:她是社区安宁的“定心丸”
“社区的矛盾就像家门口的积水,不及时清,小坑能淹成大坑。”这是陆颖凡刚接手骑岸居警务时,在工作笔记上写下的话。十总镇上租房纠纷、邻里摩擦、商户矛盾时有发生。为了把矛盾掐在萌芽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捧着笔记本“扫楼”,白天上班族不在家,她就晚上上门;租客换得勤,她就建了“租房动态台账”,每间出租屋的入住时间、人员信息、联系方式都记得清清楚楚。
2025年8月的一个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争吵打破了骑岸居的宁静。居民昝某站在超市门口,手里攥着沾了污水的拖鞋,对着店主李某大喊:“你家后厨污水天天往我家门口流,我孩子昨天差点滑倒!”李某也红了脸:“管道老化我正找人修,你上来就砸我招牌,像话吗?”接到报警的陆颖凡赶到时,两人已经吵得面红耳赤,周围围了二十多个看热闹的居民。她没有立刻开腔,而是先让两人到超市里间坐下,转身去隔壁便利店买了两瓶冰矿泉水递过去,等两人情绪平复些,她才分别拉着他们聊,听完二人的叙述,她帮着出主意:“我认识物业的师傅,今天下班就能过来临时处理,咱们先把污水引去下水道,后续维修我帮你盯着。”处理矛盾的两个多小时里,她没讲一句生硬的“大道理”,只凭着换位思考的耐心,让事情圆满解决。
真情架起连心桥:她是百姓身边的 “小棉袄”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句话陆颖凡不仅挂在嘴边,更刻在行动里。她的警务包里总装着两样东西:一本记满居民需求的“民情本”,一包给老人孩子准备的糖果纸巾,这些细节,藏着她对社区百姓的细心。
去年清明前夕,陆颖凡接到辖区居民的求助电话:“小陆警官,我家门口有个老奶奶,站了快一个小时了,问她啥也不说,好像是迷路了。”她立即赶往现场,远远就看见一位穿灰色棉袄的老人,在春风里瑟瑟发抖。“奶奶,我是派出所的小陆,您别害怕,”陆颖凡将老人搀扶进警车后排座位上,“天凉,咱们先进车内坐会儿好不好?”老人抬起头,眼里满是迷茫,嘴里断断续续地念叨着“我要回家”。陆颖凡成功找到老人的住址信息后,联系社区网格员进行核实。核实确认后,便驱车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老人家属对陆颖凡表示真挚感谢,陆颖凡叮嘱家属要多关心陪伴老人以免此次事件再次发生。
“小陆不是来‘管’我们的,是来‘帮’我们的。”这是居民对陆颖凡的评价。如今,居民们遇到事,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找物业”“找社区”,而是“找小陆警官”。在他们心里,这个年轻的女警,就像自家的“小棉袄”,贴心又靠谱。
创新筑牢安全墙:她是平安防线的 “急先锋”
“电诈、禁毒、消防,这些安全知识不能光靠‘念稿子’,得让老百姓听得进、记得住。”面对辖区安全宣传的难题,陆颖凡发挥年轻人的优势,把“刻板说教”变成了“生动互动”,让安全意识住进居民心里。
今年春节前,骑岸居菜市场里年味渐浓,陆颖凡联合社区志愿者,把反诈知识编成了“顺口溜”:“陌生链接别点,中奖信息别信,转账之前打电话,警察帮你辨真假”。同时,她还准备了印着反诈标语的环保袋、春联,只要居民能答出一道反诈题,就能领一份礼品。针对辖区学校的安全教育,陆颖凡更是花足了心思。
9月开学季,她走进骑岸中小学,没带厚厚的教案,反而扛了个“神秘箱子,里面装着仿真毒品模型、禁毒漫画手册。她拿着模型,结合禁毒案例,讲得生动又深刻,还组织学生们玩“禁毒飞行棋”,把 “远离毒品”的知识融入游戏。此外,她还把安全宣传融入日常检查,去企业检查消防设施时,教员工“灭火器怎么用”;去出租屋排查隐患时,给租客讲“燃气安全小常识”;甚至在帮居民解决纠纷后,都会多问一句“最近没接到陌生诈骗电话吧?”在她看来,“安全宣传不是‘一阵风’,要像春雨一样,慢慢渗透到居民的生活里。”
从2023年入警时的“新兵”,到如今社区里的“全能警官”,陆颖凡用脚步丈量着骑岸居的每一条小巷,用真心温暖着辖区的每一位居民。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调解纠纷、帮扶群众、宣传安全的平凡小事里,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她用 00 后的活力与担当,在基层警务的舞台上,绽放出“铿锵玫瑰”的别样风采。
(作者:钱美希,审核:黄泽亚,审签:陆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