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通城,濠河碧波荡漾,渔舟竞发逐潮,市井巷陌尽欢颜……伴随着崇川警方捍卫食药安全、护佑民生福祉步履不停,一幅新时代“强富美高”画卷铺展在长江入海口。2024年以来,崇川警方紧扣服务民生、护航发展的主要任务,对食药环知领域犯罪实施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打击,托举起广大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民生利剑 斩断食药黑链。“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南通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通农物流中心”,清晨六点,民警在各个摊位前走走停停,查看食品保质期、存储状况,核验进货渠道。针对经营店铺和流动摊点,分局展开全量摸排,采取访、查、看、听等方式对渠道、供应商进行登记、核实和分析,并且登记建档、动态管理。护好“菜篮子”,更要守牢“药匣子”。保持对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与市监、卫健、医保等部门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建立联合惩戒等制度体系,推动药品监管真正“长牙带刺”。坚持小案不小办,对药店未按处方药规定销售药品、销售过期药品等情况排查整治,发现线索全量查处。同时,严打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非法销售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创新“行刑衔接”机制,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制定《崇川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其间联合区市场监管局成功破获一起案件,在2024年9月获评第三届全国食品安全执法十大稽查优秀典型案例。
产权金盾 守护营商沃土。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昆仑行动”为依托,构建“个案突破、类案攻坚、生态净化”的三级治理体系,重点打击家纺服装、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等特色产业领域的违法犯罪。今年1月,针对某平台的“网红爆款”售假现象,从一个异常快递入手,历时4个月循线深挖,成功破获一起销售假冒品牌服饰案,查获假冒伪劣品牌服饰500余件,捣毁窝点5处。一个依托电商,覆盖生产、仓储、销售、运输等四个环节的售假网络被彻底斩断。2024年以来,共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9起,捣毁生产销售窝点9个,涉案金额6000余万元。其中,全链侦破一起覆盖全国20余省市的非法制售品牌“特供酒”特大案件,案值5000万余元。针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隐蔽性大、技术强、取证难等特点,分局联合检察、法院、新闻出版等部门创新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共同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备忘录》,推动知产保护由“事后兜底”向“超前保护”转变。
生态画笔 复绘江风海韵。将生态警务融入社会治理,将打击矛头指向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024年以来,侦破生态领域刑事案件3起,成功办理本地首起跨区域倾倒固废行政拘留案。秉持“原生态+现代化”治理理念,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系统梳理《生态执法事项清单》和联动执法处置流程。特别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联合检察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通野生动物园建立生态修复补偿机制。2024年以来,查获各类野生保护动物200余只,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8只,放生画眉鸟、棕头鸦雀等国家保护动物近百只,形成了“打击-救治-放生”的闭环管理。
(《江苏法治报》5月6日1版,审核:何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