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奋力推进海安公安工作现代化走在前列的一年。海安市公安局党委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带领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紧紧围绕“365”行动计划,创新现代警务理念,重塑警务运行机制,忠诚履职、实干笃行,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全力打造公安工作现代化海安样板,为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聚智奋进 乘势而上 积极构建现代警务模式
聚焦效能提升,紧扣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创新推出中心建设、动能转换、支撑保障等有利于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机制举措,不断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以“情指行”一体化战防中心高效运行为总牵引,不断优化“以任务为中心”的警务模式,迭代升级“任务管家3.0”,固定警务业务流程139个,覆盖70%的常态警务工作任务,流转完成各类任务22万余条。打造建模支援服务中心,在“任务管家”内集成数据模型百余个,挖潜流动人口管理、执法办案监督等高频场景数字应用。开拓大数据应用新格局,把握模型筛选自动生成任务链条、优先自动运算核验并推送等警务效能增长点,模型驱动类任务占全部任务的90%以上,其中45.4%实现自动反馈。上线“服务超市”,打造RPA机器人应用集群,汇聚6大类29项服务,实行“人工+智能”协同支撑,高效响应民警实战需求,做到“一警牵动全局、全局支撑一警”。
发挥优势 做强支撑 持续升级治安掌控能力
大力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做强基础管控中心,全力打造派出所“一队两室”机制,落细落实管控措施,深化风险隐患排查,汇聚各类数据共85类5.6万余条,持续开展研判预警。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固化110与12345联动对接机制,与社会治理中心、法院、民政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及时掌握矛盾线索,年内110分流“双非”警情2582起,受理12345转警653起,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万余件。联合政法委、区镇街道开展9次社会面治安管控清查“雷霆行动”,持续净化治安环境,有力震慑违法犯罪。严密危险物品监管,摸排易制爆单位226家、剧毒化学品单位15家、加油站46家、寄递物流企业5家、寄递网点180家,全面压实经营主体责任。深化“一标三实”基础数据治理,高标准完成省住建厅、公安厅“一标三实”与房屋安全数字化监管工程数据融合试点工作。
扛牢重任 严密防范 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正确认识面临的复杂治安形势,更好把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求,全力打造高水平安全。以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持续做精最小作战单元,组织全市快反处突力量开展轮值轮训,提升快速响应、应急处置能力。做强100人处突机动队,明确三个层级梯次增援响应,构建勤务运行横纵体系。做大铁骑快反队,购置铁骑30辆,配齐警用装备,随时接收应急调度,快速处置各类突发警情75起,护送群众紧急送医42次。搭建流窜盗窃预警模型,精准打击现行盗窃嫌疑人169名、逃犯19名,全市盗窃车内财物类案件同比下降43.1%。深化智慧安保建设,圆满支撑保障完成8次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紧盯135家学校、63家医院和14处商场、广场,逐一指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排查梳理问题隐患126个,积极会同主管部门和所属区镇推动促改。大力推进警航建设,布建无人机机库18个,配置各型无人机29架,在巡逻防控、警情处置、活动安保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立足主业 以打开路 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依法严打方针,大力推进侦查中心建设,积极构建数字化侦查新模式,建立更加协同高效的侦查打击工作体系,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黑涉恶、食药环、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取得丰硕战果,破获刑事案件1000余起,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四月攻势”“五月斗争”“夏季行动”“冬季攻势”等行动,盗窃等民生小案破案率持续提升,命案连续31年全破,“八类”案件破案率保持100%。扎实推进“蓝剑-2024”专项行动,全市电诈案件发案数、案损数同比下降16.2%、50.7%,破案数、抓获数同比上升132.3%、4.3%,追赃挽损706.99万元,挽损率南通第一。在南通市公安局指导下全力侦办境外某电诈集团案件,捣毁该集团内诈骗团伙1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0余名。
求真务实 勇于革新 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效能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完善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进一步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实施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工程,确保执法活动规范安全高效。建成数字化法医工作站,伤情鉴定周期平均减少19%,有效提升办案质效,赋能矛盾纠纷调解。成功承办全省公安交警法治建设现场推进会。严打经济犯罪,为企业挽损1.22亿元。大力开展交通文明秩序整治,高效推进交通安全精品路提升和重大隐患挂牌点段整治行动,电动自行车戴盔率、守法率列全省前茅、南通第一,全市亡人交通事故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94%、2.78%,保持南通较低水平。
千锤百炼 砺铁成钢 努力锻造过硬公安队伍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开展“育苗提能”工程,组织27名基层所队青年骨干参加“小教员”培训班,安排92名青年民警到各实战分中心跟班轮训,大力储备实战人才。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局校合作、警企合作,举办“蓄能砺警·科技应用大赛”等各类竞赛4场,遴选35名民警进入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库。以“正风肃纪攻坚年”和“红旗所队”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作风形象,全局17家单位达到“三星”以上标准,其中4家获评“五星红旗所队”。聘任16名督导专员,开展各类督察活动200余次,让自觉接受监督、严守警纪警规成为习惯。出台“幸福警营”建设八项措施,解决民警工作环境改善、体检就医保障、家属就业就学等实际难题,让“有困难找组织”成为民警的第一选择。
(市公安局,审核:周珣)